


赤壁市羊楼洞村明清石板街文物(三期)保护工程-工程概况
建设单位:赤壁市文物事业管理局
施工单位:湖北红枫叶园林景观有限公司
工程名称:赤壁市羊楼洞村明清石板街文物(三期)保护工程
工程地点:湖北省赤壁市赵李桥镇羊楼洞村
开工日期:2016年08月19日
竣工日期:2017年01月31日
质量标准:合格
合同价款:3251540.21元
羊楼洞村位于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赵李桥镇,座落在盛产名茶的松峰山脚下,幕阜山西段余脉北麓平畈上。
羊楼洞古街,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古街全长约1200米,有三条丁字巷,街道整体保存完好。街道路面为青石板铺设,有寸余深的古代独轮车辙。明嘉靖初,制茶业已相当发达,集镇随之而兴,道光年间正式大量生产青砖茶。
据清同治版《蒲圻志》载:羊楼洞始建于明代,形成于清道光~咸丰年间,后历经清代、民国期间改建。
羊楼洞明清石板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,距今400多年历史,是中国著名“砖茶之乡”。这个时期古镇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所具备的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,商品经济初步发展,发展相对缓慢。
清代以后晋商和广东茶商在当地开设茶叶作坊和商号进行茶叶贸易。这个时期出现了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工场手工业。手工业发展使得非农业人口比例增加。这个时期的羊楼洞处在一个城市化发展的起步阶段。
1843年五口通商后,粤商和俄、英、日、德等国商人在这里竞相占地建厂。光绪年间羊楼洞各种茶场多达200家,羊楼洞成了湖北砖茶的集中产地。此时的羊楼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兼备茶叶加工基地、茶叶贸易集散中心双重职能的商业重镇。
1937年爆发日本侵华战争,受到战争影响,羊楼洞茶坊,茶庄相继倒闭,古镇茶叶加工、茶叶贸易发展停滞,羊楼洞集镇也随之萧条。古镇格局基本没有发生改变,部分街道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。街道商业功能逐渐衰败,向生活性街道转变。
解放以后,羊楼洞古镇功能发生彻底改变,不再从事茶叶加工和贸易。街道的商业功能消失,转变成为纯生活性街道。城镇形态发生变化,由“一街一镇”发展成为新旧两街并置。城镇中心由老街转移到新街。观音街取代了老街在古镇的主体地位,成为城镇新的发展核心,新建城镇和公共设施多围绕新街分布。
2002年11月7日,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被公布为湖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,鄂政发【2002】35号。
2012年12月,羊楼洞明清石板街被公布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